交行董事长任德奇:在履行金融职责使命中发挥综合经营优势

近年来,交行金融交通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董事德奇国务院决策部署,长任认真落实金融工作“三项任务”,履行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金融综合经营的职责中新使命,坚持规范发展,使命势确保风险可控,挥综合经以完善多元化、营优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目的交行金融,不断健全综合经营管理架构体系。董事德奇

首先是长任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发展综合经营的根本,总行党委对涉及综合经营的履行重大事项听取汇报或决策部署,发挥好“把方向、职责中管大局、使命势促落实”的挥综合经作用。引导和要求子公司以党建为统领开展各项工作,推动子公司把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融合,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确保正确发展方向。坚持按照市场化原则,以股权为纽带,通过公司治理程序规范行使股东权利,指导子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在确保子公司有效对接集团战略的同时,推动优化相关体制机制,提升经营发展活力。

其次是将打造高效协同的体制机制作为新时代综合经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组织架构上,构建“板块+条线+子公司”的协同管理架构,将各子公司按照业务属性融合到全集团公司、零售等业务板块,由各板块统筹业务管理、统一规划发展。在监管合规的前提下,推动子公司与母行共享客户和渠道资源;加大对子公司资金支持,共享资金资源;增强综合化人才储备,共享业务培训体系;打造一体化共享融资平台等。探索提出“联动融资规模”“代销子公司财富管理产品规模”“综合化协同业务收入”等协同考核指标,并持续优化分润机制,做好联动利益分配。

最后是扎实推进集团一体化风险管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重点强化集团风险偏好向子公司的传导,要求子公司在集团风险偏好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差异化特点,合理确定自身风险偏好。着力完善集中度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实施全集团集中度风险与大额风险暴露管理政策,将子公司纳入统一管理。依托风险监测系统,通过“客户风险统一视图”功能模块,对全集团全口径业务统一展示。推进信用风险统一扎口管理,落实全口径业务风险分类管理。按子公司性质分类制定流动性指标,明确内部融资限额管理机制,并将所有经办市场风险业务的非银子公司纳入集团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多元化、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持续增强

随着近年来交银投资、交银理财等子公司相继获准设立,当前交通银行旗下的非银子公司已达8家,综合经营基础较为扎实,集团化管理架构体系基本建成,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交通银行主要子公司的资产和利润贡献度分别达4.66%和12.5%,位列国内银行同业第一位。部分子公司已跻身所处行业的前列,交银租赁2021年资产总额、租赁市场规模、营业收入三项主体指标均位居行业第二位,交银基金近七年权益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位居行业第二位。

一是以全融资服务加大实体经济金融总供给。通过集团一体化融资平台,为客户提供跨市场、多渠道融资服务。在符合监管政策的前提下,规范推动各分支行积极运用租赁、信托、股权等非银业务手段,与银行信贷有效衔接。2021年末,交通银行及其子公司通过发放信贷和投资企业债券、政府债券、股权等多元化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余额超过9万亿元,其中非信贷融资余额近3万亿元。同时,在资产证券化、私募股权融资、债转股等创新型业务中,注重用好子公司业务平台,在为客户拓宽融资渠道的同时,帮助客户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负债率等。以债转股为例,交银投资自成立以来与相关分行协同联动,累计实施债转股项目119个,投放金额606亿元,为实体经济去杠杆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以“全牌照”经营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交通银行是唯一一家总部设在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旗下多数子公司总部也在上海。我们立足“上海主场”,集聚全集团资源,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全面参与各类要素市场建设,首批开展沪港通、深港通、黄金国际板、人民币利率互换等业务;积极参与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人民币计价场内大宗商品交易,助力提升“上海价格”的全球辐射能力;结算和清算规模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市场第一梯队。集合旗下基金、理财、信托等多个资管牌照,聚力服务上海“大资管”生态系统建设。2021年末,集团境内管理的个人金融资产(AUM)4.3万亿元,较十年前增长1.8倍。2022年2月,交通银行与英国施罗德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开业,为上海打造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再添生力军。交银租赁作为行业领军者,深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增航运融资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一。在协同合力作用下,2021年末交银集团在上海地区支持实体经济的各类融资余额达7000多亿元。

三是以股债相融、投贷联动服务科技强国战略。把“股债相融、投贷联动”作为破题之举,强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一体化服务,积极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转型升级。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出“研发贷”“人才贷”“创融贷”等产品,在“上海主场”及长三角区域先行先试。2021年末,交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达2982亿元,同比增长90.9%;长三角区域科技金融客户3235户,同比增长超过80%。2021年实现了启动资金、股权投资、引进战投、上市服务、收购兼并、股票减持6个场景的服务落地,“贷+股”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针对科创类企业股权融资的迫切需求,交银国际发起设立了我国首只银行系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截至目前累计投资项目23个,投资金额8.34亿元,涵盖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国家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和重点行业。

四是以跨市场、多层次产品体系服务人民财富管理。坚守人民金融立场,构建广覆盖、差异化、跨市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理财产品货架,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财富管理需求。集团旗下多个资管牌照各有侧重,交银理财、交银基金业务规模较大、产品品类齐全、投研团队强大,其中交银理财侧重低风险固收产品,主动权益类产品则是交银基金的优势;交银信托、交银人寿分别提供信托理财、保险理财。此外,施罗德交银理财有限公司主打突出多元资产配置理念的中高风险混合类理财产品。2021年末,集团表外理财产品总规模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交银基金管理规模5473亿元,同比增长61%。交通银行还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交银基金推出多只养老基金产品,交银理财已获批养老理财试点,即将发行专属养老理财产品。

五是以境内外、多牌照集成发展跨境综合金融服务。交通银行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子)行,也是国内四家持有离岸牌照的银行之一,其中交银租赁的业务已覆盖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通银行积极抢抓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政策机遇,构建“境内账户、NRA账户、FT账户、OSA账户、创新离岸人民币账户”五位一体跨境金融账户体系。例如,交银租赁注重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实现在上海洋山特殊综保区成功落地国内金融租赁行业首单自贸区SPV跨境设备租赁创新项目;交银国际与境内分行积极联动,为客户提供境外债券发行服务,近五年累计完成境内企业发行境外债券规模1429.8亿美元。

以优化体制机制推动综合经营再上新台阶

交通银行综合经营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我们在支持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上还存在短板,多元化、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还需加强。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贯彻“三新一高”部署要求、落实金融工作“三项任务”,坚守开展综合经营的初心,在继续保持规范发展、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相关体制机制,推动综合经营再上新台阶。

首先,持续深化集团治理体系建设。综合经营有效发挥效能,完善集团治理体系是关键。我们将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两个“一以贯之”的重要论述,不断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一是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银行母体及子公司治理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求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强政治学习、提升政治能力,深刻理解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通过厘清各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健全相关制度规则,切实发挥好党组织在推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集团战略执行过程中的把关定向作用。二是依法合规行使大股东权利,完善子公司授权管理。作为一家以银行为母体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交通银行担负着集团治理的主体责任,将持续加强对子公司党的建设、发展战略、重大决策、风险管理等事项的统筹指导,并按程序开展规范授权和动态调整优化。

其次,加强集团战略传导和协同发展。要通过完善集团战略管理和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能力,在服务“国之大者”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综合经营是交通银行多年来探索形成的战略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方面,将在集团内进一步加强宣导、执行和监测评估,广泛凝聚战略共识,总结有效经验做法,推动综合经营部署全面融入银行母体和子公司的改革发展;另一方面,集团上下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紧扣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及变化,在科技金融、财富金融、贸易金融等方面,动态优化“板块+条线+子公司”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如探索开展集团客户信息整合及迁徙工程,在集团层面对客户进行统一标签和画像,健全完善客户关系迁徙和转化机制,更加突出客户反馈在相关产品服务评估中的作用,从而更快响应、更好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实现共同价值创造。

再次,完善集团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以强化集团统一、垂直管理和提升专业能力为目标,持续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保障综合经营行稳致远。进一步完善集团信用风险总额管理,确保对具备授信性质和融资功能的全部信用风险业务进行扎口管理;立足全集团,强化对高风险客户、市场风险限额制定、合规和反洗钱风险应对等的集中统一管控。研究推动在子公司设立首席风险官或类似岗位,要求其对子公司和银行母体双线报告、接受双线考核,同时银行母体各风险条线也要进一步加强对子公司对应类别风险部门的统筹指导和管理。各子公司都要健全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各负其责、运行高效的风险治理架构,理顺体制机制,丰富工具手段,不断提升信用、市场、流动性、合规等各类风险的专业化管控能力。

最后,强化综合经营的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科技赋能方面,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突出统一技术架构和一体化数据服务两大重点,确保集团信息安全标准一致,推动技术架构统一规范,统筹业务架构设计以保障集团一体化经营发展;建立面向全集团的数据管理与应用体系,加强标签和指标统一管理,在符合监管政策的前提下,实现集团境内外场景生态联动、数据共享。人才支撑方面,加强集团统筹和谋划部署,鼓励支持干部员工在银行母体和子公司交流锻炼,培育更多具备综合经营思维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还要加强各金融子行业领军人才、核心业务骨干等力量储备。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相关子公司争取率先试点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约束机制。

(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2022年第16期)

时尚
上一篇:加密航班与航时、增派宽体机……国航升级六大快线抢占商旅市场
下一篇:面对疫情如何保供?北京海淀建起120家生活必需品应急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