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规即将落地!公募乱象有望终结?
投基Z世代,重磅终结Z哥最实在。新规 周末,落地乱象资本市场消息面相对平淡,公募大家的有望注意力都还停留在和两家行业龙头公司的角力上,为此也引发了不少人对新能源赛道基金的重磅终结关注。 不过也就在本周五,新规一则重磅新规被不少投资者忽略了——6月10日,落地乱象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公募提出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应遵循的有望四项原则,同时对薪酬结构、重磅终结薪酬支付、新规绩效考核、落地乱象薪酬内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公募 有业内人士公开表示,有望基金薪酬改革一旦落地,有可能改变公募基金行业持续多年的乱象。 那么,公募行业的乱象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肥了基金公司,苦了基民。 近两年来,公募基金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入基金市场,就是希望通过基金投资,从而实现财富的增值。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行情一旦火爆,公募基金在高位大规模发行新产品,基金公司、渠道销售和基金经理赚得盆满钵满,但基民却总是买在高位。 今天,Z哥做了一个统计,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数量明显增多,很多基金公司都大规模发行新产品。但是,却有大量的新产品成立以来出现大幅亏损。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去年成立的部分产品,成立至今已经亏损30%以上,甚至是40%。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产品大部分发行在2021年初,以及2021年年中。而这两个时点,基本就是在去年A股市场的高位。这些在高位发行的公募产品,以医药、消费、互联网等当时的热门赛道为主。也就是说,什么行业火爆、什么行业最受追捧,基金公司就发行什么类型的产品。 当然,这种乱象实际上与行业盈利模式、公司绩效考核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公募基金的盈利模式,归根结底是依靠规模做大,收取巨额管理费。因此,打造明星基金经理、追求短期业绩排名,成为绝大多数基金公司的制胜法宝。 而对于上述乱象,管理层自然也注意到了。如今,终于开始重拳出击,先从薪酬体系开始发力,只有动了手中的利益,才能对乱象有所改变。根据协会发布的《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市场关注度最高,也是最重磅的新规有以下几方面: 高级管理人员、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2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其中购买权益类基金不得低于50%; 基金经理应当将不少于当年绩效薪酬的30%购买本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并应当优先购买本人管理的公募基金; 基金公司绩效薪酬递延支付期限不少于3年,递延支付速度应当不快于等分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递延支付的金额原则上不少于40%; 基金公司不得将规模排名、管理费收入、短期业绩等作为薪酬考核的主要依据。应当结合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长期投资收益,合规与风险管理、职业道德水平等情况。同时还对长期投资业绩做出了描述,关于经济效益指标,应该体现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情况,投资者实际盈利情况、投资研究等专业能力建设情况。 由此可见,新规一旦落地,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体系,考核机制,都要与持有人的利益进行捆绑。将部分薪酬用于购买本公司管理的产品,基金经理优先购买自己管理的产品。那么,管得好,绩效薪酬丰厚;如果管得不好,绩效薪酬自然就少。 另外,规模排名、短期业绩排名不得作为薪酬考核的主要依据,实际上也是针对近年来相关乱象做出的针对性新规。 现在回过头来看所谓的公募乱象,其实就是急功近利的体现。表面上说,公募基金注重长期投资理念,真正看重的却是短期业绩、规模排名等。公募如此,基民其实也是一样的,之所以说买了就亏、总是被套在高位,实际上也是想通过基金赚快钱。什么行业火爆,就买什么行业的产品,而忽视基金公司的口碑,忽略基金经理对投资的长期研究实力等。 并不是说突然某年踩对了赛道、产品盈利翻番,就是牛的基金经理。那些管理基金10年以上、年化收益超过10%的“双十基金经理”,或许才是最牛的存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今起租房需网签 租金可调控
- 消费“战疫”:政策“踩点”五一假期发力,旅游业纾困求变“进行时”
- B站UP主遭遇“经济危机”?
- 梁涛: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相关法律法规修改任务基本完成
- 公募基金卖出压力减轻,债市赎回冲击波或接近尾声
- 快讯:房地产板块继续走低 渝开发、信达地产、光大嘉宝触及跌停
- 农业农村部:封控区要要尽快恢复农产品流通节点功能
- 听!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的好声音
- 卡塔尔世界杯为何屡现超长补时?国际足联给出了解释
- 快讯:煤炭板块开盘走强 郑州煤电涨停
- 机构打响A股保卫战!基金权益平均仓位超80%,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高达1067亿
- 罗永浩“离场”后,“交个朋友”还能交多少朋友?
- 汉莎航空周五将取消几乎所有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的航班
- 南京首批供地收金191亿元:6幅地块流拍,3幅触顶摇号
- 德国加速与俄罗斯能源“脱钩”,欧盟下一步想要禁运俄石油?
- 科华控股更正业绩预告:净利润盈转亏 上市后“四连降”
- 中兴商业:员工服装秀,展示企业风采与活力
- 银保监会:进一步增强和改善融资供给,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 趣头条停止自媒体创作平台服务 深陷亏损与核心数据下滑困境
- 香港:5月起容许非香港居民从海外入境,调整航班熔断机制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