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取暖器风靡欧洲 “暖”家电的春天到了!
近期,暖随着天气转冷,中国造诸如取暖器,暖器电热毯,风靡电烤火炉等季节性制热产品开启了旺销行情。欧洲与往年不同的家电是,今年的暖取暖器市场,不仅国内销售火热,中国造欧洲市场也卖爆了,暖器不少企业的风靡外销订单已排到2月以后。一时间,欧洲电暖器类“暖”家电在国内外市场似乎都成为了“紧俏货”。家电 内外销两旺 “暖”家电成抢手货 据了解,暖在平台,中国造制热类电器已成为畅销产品。暖器 封面新闻记者近日在成都国美一门店看到,取暖器已摆放在商场醒目位置,销售的品牌和品类繁多,大到空调,小到暖手炉,各种取暖产品琳琅满目,价格从上千元到上百元不等; 取暖产品的线上表现也十分活跃。只要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输入“取暖器”,页面上便会跳转出众多造型各异,不同品牌的取暖产品,外观或乖巧或呆萌或大气……令人眼花缭乱。 御寒家电产品销售有多火?根据央视财经报道数据,电商平台上,国庆期间取暖器销量环比增长达到123%;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十一期间取暖器销售同比增长352%。 更出人意料是,取暖电器今年在国外市场也卖欢了。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7月,中国电暖器产品累计出口额规模为4.9亿美元,同比增长23%。另据海关数据,今年7月、8月,国内取暖器产品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14.3%、11.5%;而仅今年7月,欧盟27国进口中国电热毯就高达129万条,环比增长近150%。 京东取暖器价格从上千到几百元不等 天气变化能源吃紧 催热“暖”家电市场 论及促成电暖器行业内外销市场增长的原因,很显然,天气变化与欧洲能源紧缺占很大一部分因素。 当下欧洲正面临一个严峻的冬天,传统的壁炉和集中供暖方式,受到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的压力,“中国制造”的保暖小电器便成了欧洲消费者的新选择。可见的欧洲能源危机依然在持续。据相关机构分析预判,欧洲严重的能源危机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底,而欧洲的能源转型,在专业人士看来则还要持续个5-7年。天气方面,随着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等“极端天气”呈现多发状态,且预计未来较长时间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撑住百亿级市场 “暖”家电向舒适、健康发展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取暖产品类型包括电油汀、踢脚线、小太阳、暖手宝、暖脚器等。虽然这些产品的单价相对不高,但因其刚需属性,其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级。有关报告表明,预计2023年,我国取暖电器市场规模将达829亿元。 百亿级的国内市场,加之欧洲庞大的需求量加持,取暖电器的春天俨然到来!然则取暖器作为鲜明的季节性产品,生产和销售均受天气影响,恐难成为一个具有长期潜力的新兴市场。那么在市场相对稳定的当下,取暖器制造商如何布局才能获取进一步突破性的市场业绩,撑住这百亿市场? 封面新闻记者从不同渠道获悉,目前取暖设备的制造商们,正致力于取暖产品的升级换代,从单一的制热功能开始向满足人们对舒适、健康的要求发展。据悉,取暖器产品在特色功能的研发上越来越精进与贴合各种消费场景,例如倾倒断电、恒温、定时开关遥控、智能控制、浴室可用防水性强、小巧便携等等都在逐渐成为标配功能,具备冷暖风、净化、加湿等更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更极大地满足了各类顾客的需求点。 淘宝出售的取暖器打“节能省电”牌 而这一点,从当前市场上各种取暖产品的创新功能上也可得见。如美的在取暖器上增加了加湿功能,避免了室内干燥问题;智能互联功能也在美的取暖器上落地,可以让用户远程操控,更便捷使用;彩虹电热毯可智能监测用户的睡眠数据及体征状态,让用户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海尔暖风机可定时开关机,更方便节能;松下的离子群技术加持在取暖器上,在供暖的同时又可除菌,让室内空气更洁净;艾美特则从差异化细分人群切入,推出了针对母婴类人群的冬日焰火高端系列移动电暖器和普及基本款“日光温室”系列取暖器,另外还联合姆明IP,推出了系列联名电暖器产品,促进个性化消费。 另外,专家还建议,取暖器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增长,除了依赖外部环境因素,还要解决供暖效果范围太窄的不足,起码保障单个房间的温暖效果,否则很难替代空调与集中供暖;其次,能耗需要降低,平均能耗成本要低于空调与集中供暖,方能市场盛开。第三,安全性要解决,尤其是对儿童与老年的安全存在隐患。此外,未来年轻人是需求的重点,因为年轻人是消费意愿与能力最强的群体,他们或愿意为了舒适生活而为取暖器买单。因此可以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方式,在年轻人中打开市场,尤其是通过直播的效果,直接呈现取暖器的优势与便利。 封面新闻记者 赵萍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营收44.8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64.62% 顺丰同城年中交卷:即配市场将引发“边界想象”?
- 倡导居家3天!北京12个区明起连测3天核酸,未按时测将弹窗!封城、静默都是谣言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我国不搞“碳冲锋”不搞运动式“减碳”
- 欧元对卢布汇率跌破69 为2020年2月以来最低点
- 129只基金等待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按下“加速键”
- 美元指数持续拉升,离岸人民币跌破6.81,日内贬值逾500点!在岸跌破6.77
- 多说无益,先看战绩!尾盘掘金提示个股今天表现可圈可点!广东稀土龙头涨近3%
- 2021年TOP50上市房企现金流PK:碧桂园万科手持现金最多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毛利率逼近茅台,巨子生物赴港IPO市场会买单吗?
- 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加大对实体经济进一步支持
- 国美危险,黄光裕承压
- 穆迪分析退出中国?业内回应称裁员未波及债券评级业务
- 国台酒业IPO遇挫背后,“酱香白酒第二股”为何难产?
- 白俄罗斯官员:北约在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驻军2年翻番
- TerraUSD困境令加密货币的前景堪忧 周四续跌并拖累相关股票
-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 欧元对卢布汇率跌破69 为2020年2月以来最低点
- 泉州成“万亿之城”中唯一无地铁城市,专家:当前亟需补短板
- 出险房企频繁转让项目“回血”:境外项目较易变现 内地项目多由信托机构接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