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有望实现空间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实验
央视网消息:在过去六十多年中,中国站有种到种全周期科学家们对于空间种植和栽培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空间研究,在各种空间飞行器中进行了20多种植物的望实培养实验。目前只有油菜、现空小麦和豌豆少数几种作物在空间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间水实验。而中国空间站这次空间实验的生命实验重要意义就是要首次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实现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
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有这样一个仪器,培养专门用来模拟植物在微重力情况下的中国站有种到种全周期生长。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这就是空间一个回转器,它的望实作用是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因为空间的现空实验机会毕竟是非常珍贵的,要在天上做一次实验要等很长时间,间水所以在地面我们就制造出来这样一个仪器来模拟失去了方向以后对植物的生命实验影响。但是培养地面毕竟重力还是存在的,只能模拟空间的中国站有种到种全周期部分效应,所以最终要了解空间环境对植物的影响,还必须要上到太空去做,所以这次我们在问天舱里面就有植物生长实验。
本次项目聚焦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微重力怎样影响开花?微重力影响植物开花的分子机理是什么?能否利用微重力环境作用来控制植物的开花?围绕这三个关键的科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微重力在植物开花过程中的作用,获取微重力调控开花的分子基础与关键基因的表达变化,从而为将来在太空种植粮食提供理论指导。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下一步,我们就是通过航天员在手套箱里面进行采样。我们分两种情况采样:一个是开花期的,把叶子采回来,然后通过冻存以后回来分析,在空间这些基因和蛋白质的变化跟地面进行比对;另外,我们在空间成熟的种子也采回来进行分析,分析种子的情况。这次我们希望能够成功地在空间收到水稻的种子,这样我们将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的培养。
(责任编辑:热点)
- 迪斯时代谢幕 大众继续奔跑
- 东湖高新半年在手订单额超50亿 子公司联合中标14.8亿项目
- 广东华兴银行无法取款?银行回应:网点以及APP系统均正常运营
- 美国6月CPI火热 美联储大幅加息预期升温 金价承压!
- 腾讯的IP帝国,何时迎来“世界杯”?
- 云天化上半年预盈34.5亿增119% 依托磷矿资源转型布局新能源电池
- “我不是来看车的”!严惩汽车直播打“擦边球”,抖音处罚帐号近6000个
- 马斯克:锂电池就是新的石油
- 大族激光激进分拆术:一场大规模为管理层造富的阳谋
- 理想汽车沈亚楠:供应链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正与芯片制造商直接对话
- 乌防长称首批M270火箭炮已运抵乌克兰
- 调查显示近六成美国人认为经济已陷入衰退
- 传统药企绿色转型记
- 赵明浩出任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