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谈行政复议:约70%“民告官”案件实现“案结事了”
“民告官”行政争议化解现状如何?民告官司法部副部长刘炤表示,越来越多的司法群众选择通过行政复议表达诉求、维护权益,部谈约70%案件实现“案结事了”。行政现案
4月22日,复议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约案中央政法委、实结事“两高两部”相关负责人受邀介绍党的民告官十八大以来政法改革举措与成效。
澎湃新闻注意到,司法行政复议是部谈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对于维护群众和企业的行政现案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复议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具有重要作用。约案
刘炤表示,实结事行政复议确实是民告官非常重要的制度,司法部指导各地按照《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将分散在政府部门的行政复议职责整合到政府统一行使,实现一级政府只设立一个行政复议机关,“一口对外”受理行政复议案件,优化了行政复议资源配置,畅通了行政复议申请渠道。按照“事编匹配、优化节约、按需调剂”的原则,为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合理调配编制,增强了工作力量。
他介绍,目前,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其中,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省市县三级行政复议职责集中。各地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普遍建立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出台了配套制度,统一了办案标准,优化了办案流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监督功能,加大对违法和不当行为的纠错力度,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办案质量和效率也得到提升,行政复议的权威性、公正性和公信力都明显增强。”刘炤介绍,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通过行政复议表达诉求、维护权益,2021年的案件数量比改革以前增长了22.3%。各地按照“应收尽收、应调尽调、应纠尽纠、应赔尽赔”的原则,注重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约70%案件实现“案结事了”,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效果初步显现。
刘炤表示,司法部将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完善案件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监督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努力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
(责任编辑:焦点)
- 俄媒:埃尔多安指责美国向叙库尔德武装人员提供武器
- 王一鸣: 人民银行上缴利润效果胜过降准 有利于提振有效需求
- 被拐妇女得到解救,然后呢?
- 任内首次!约翰逊将于21日出访印度,印媒:为其“印太政策”背书
- 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病去世
- 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宣布转战知识付费,称要传播知识而非焦虑
- 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问答:网点缩减不等于市场收缩
- 疫情之下,供应链不能承受之重,企业亟待复工
- 东方甄选近仨月卖出20亿元,“情怀”能走多远?
- 央行公开市场零投放零回笼
- 面对价格革命浪潮,不能仅靠反通胀
- 俄媒称乌军难以对付图-22M3:便携导弹和S-300都不行
- 央行、银保监会: 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 当自行车遇到滑板车:西班牙单车制造商立志行销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