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信号!一线城市房价环比转涨,北京、上海领涨全国 正文
时间:2025-07-07 06:08:2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2月16日,全国70城房价数据出炉。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增加,一线城市房价环比转涨,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降势趋缓。其中,上海和合肥新房价格领涨全国,北京
2月16日,信号线城全国70城房价数据出炉。市房
从国家统计局的价环京上数据来看,1月,比转70个大中城市中,涨北涨全房价环比上涨的海领城市个数增加,一线城市房价环比转涨,信号线城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降势趋缓。市房其中,价环京上上海和合肥新房价格领涨全国,比转北京二手房价涨幅第一。涨北涨全
业内人士指出,海领1月,信号线城70城新房价格指数12个月来首次止跌,市房特别是价环京上一线城市出现了房价企稳的迹象,说明房价回暖动力增强。预计后续价格反弹的力度较小,楼市企稳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纾困和居民收入的修复。
一线城市房价环比转涨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增加,其中,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有36个,比上月增加21个;二手房价上涨的城市有13个,比上月增加6个。
同时,一线城市房价环比转涨、二三线城市房价环比降势趋缓。
其中,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二手房价环比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4%。
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二手房价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二手房价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根据简单算术平均计算,1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房价格指数环比持平,这是2022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止跌现象,或者说是12个月来首次止跌。虽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但总体也说明房价回暖动力增强。
“1月份,整体市场终于走出了持续一年的低迷,特别是一线城市出现了房价企稳的迹象。”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月份,从新房价格环比来看,上海上涨0.7%,北京上涨0.4%,广州和深圳均为下降0.2%;从二手房价环比来看,北京上涨0.9%,深圳上涨0.6%,上海上涨0.4%,广州下降0.2%。
从1月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排名来看,上海和合肥均为0.7%,并列第一;宁波、成都、湛江为0.6%,并列第二;西宁、南充为0.5%,并列第三;北京、杭州、青岛、扬州、蚌埠、北海为0.4%,并列第四;天津、南昌、长沙、重庆、昆明、乌鲁木齐、三亚为0.3%,并列第五。
从1月二手房价环比涨幅排名来看,北京为0.9%,位居第一;深圳、西安为0.6%,并列第二;南京、成都为0.5%,并列第三;上海、三亚为0.4%,并列第四;宁波、长沙、西宁为0.2%,并列第五。
政策叠加助力房价回稳
对于房价止跌的原因,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首先,前期持续降低按揭利率,以及各地积极纾困楼市需求端,加上疫情形势好转好于预期,带动市场情绪修复;其次,前期因价格下跌的观望、疫情阻隔等导致的需求开始释放,量的增长带动价格稳定;最后,70城新房、二手房价格连续下跌十几个月,部分价格水平跌幅在20%-30%,持续下跌后,部分需求出来了。
在张大伟看来,一线城市房价企稳的原因,一是各种稳楼市政策对于购房者的影响叠加,虽然一线城市政策相对没有太大变化,但部分购房者开始入市。二是2022年11-12月房价下调过快,使得部分购房者带着抄底心理入市,特别是12月整体楼市冰冻,但疫情过后,部分一线城市购房者对居住环境改善需求变现,推动了市场有所稳定。三是惯例的楼市“小阳春”,特别是北京等城市每年春节前后都有一波市场“小阳春”,包括学区房等需求上升,也推动了1月份整体楼市的活跃。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也认为,市场修复有两方面原因带动,一是防疫政策优化,居民观望情绪减弱;二是行业限制性调控政策优化、房贷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促进住房需求释放。其中,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率先修复,这是由城市基本面带动的,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经济、人口、产业等基本面较好,住房需求支撑性强,政策利好更易在这类城市产生效果。
展望后市,严跃进认为,“量决定价”的逻辑在今年会体现出来。房价指数是否有回稳的可能,关键看市场交易数据。2月份各地市场数据表现不错,明显有较好的交易态势。而且今年相比过去几年,有一个本质的变化,即疫情对于楼市交易的干扰没了。这一确定性因素建立,则使得房价回稳的基础非常牢固。
“从前瞻指标看,2月上半月以来市场带看量持续回升,2月前两周(1日-14日)贝壳重点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1月同期增长约90%,业主预期继续改善,预计后期楼市价格将进一步走稳。”刘丽杰说。
不过,李宇嘉则认为,本轮需求释放,多半是滞后和预期适度修复带动的,成交结构上,以刚需和换房需求为主。这部分需求预计在上半年释放殆尽,且对价格较为敏感,预计后续价格反弹的力度会比较小。由于目前加杠杆的情绪比较弱,收入和工作前景预期并不很乐观,后续楼市企稳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纾困和居民收入的修复。整体来看,今年市场将弱势回升。
中指研究院认为,此次讲话明确提到要支持住房改善消费,同时,需求端政策支持的方向更加具体,改善预期以及将住房政策与生育、人才政策结合是未来的重要方向。预计2023年降低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举措有望进一步向改善性住房需求扩围,同时,在多孩家庭支持方面,后续相关政策(如多孩家庭增加购房套数、降低首付比例、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有望在更多重点城市推广,从而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
刘强东:两千多名高管降薪10%-20%,职位越高降得越多2025-07-07 06:05
特斯拉将在加州设立工程总部 马斯克:加州仍是特斯拉的家2025-07-07 06:03
在北京想体验壁球要做哪些准备?2025-07-07 05:36
美国相关部门正对中国无人飞艇进行所谓分析调查,中方回应2025-07-07 05:24
3年后200万辆!北京全面推动新能源车发展2025-07-07 05:09
公募参与定增热情高 知名基金经理频现身2025-07-07 05:02
盘中跌破6.95关口 人民币汇率连续多日承压 阶段性回调后升值潜力仍存2025-07-07 04:03
解决青年租房问题:“本”在供给 “标”在治理2025-07-07 03:50
经济衰退趋势加剧 英国11月综合PMI仍接近21个月新低2025-07-07 03:46
美国1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 4.7%,预期 4.3%,前值 4.4%2025-07-07 03:42
发力押注!美国投资者爆买中国看涨期权2025-07-07 05:54
收评:两市震荡调整创指跌1% 军工、CPO概念逆市大涨2025-07-07 05:44
美国版权局:AI制作的图片不受版权保护2025-07-07 05:42
信创概念强势上涨,年内规模有望突破3600亿!利好政策陆续出台,机构看好下游需求放量,这些概念股业绩高增2025-07-07 05:29
韩国开始审查股票做空交易,率先拿摩根士丹利开刀2025-07-07 05:23
东鹏饮料营收净利均增两成 营收回款首过百亿推新品扩容产品矩阵2025-07-07 05:20
美媒:台积电内部对美国工厂项目疑虑增加2025-07-07 04:04
拜登被曝曾警告说美国有“摧毁台湾”计划,中方:美方应做出解释2025-07-07 03:54
北京2022年度市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员培训开始了2025-07-07 03:53
美媒:访问“毒列车”事发地,特朗普带了1.4万瓶“特朗普牌矿泉水”2025-07-07 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