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Ø 宏观:欧美衰退压力仍较大,东海度投国内稳地产、期货稳经济政策频出,内外疫情管控放开,宏观缓解沪铜沪铜复苏预期较强,分化内外宏观预期分化明显。库存
Ø 供给:海外铜精矿矿端发运短期有冲击,紧张冶炼费有所回落但仍属高位;精铜冶炼产能增加,震荡资策精铜产量同比续增,月月但检修超预期,东海度投精铜产量环比小幅减少;现货进口窗口关闭,期货进口货源补充有限。内外
Ø 需求:电力投资托底,宏观缓解沪铜沪铜但疫情短期冲击消费;稳地产政策频出,分化地产及后周期的库存家电消费复苏仍有待观察;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放缓,不过仍可观;出口走弱,外需滑坡压力大。
Ø 库存:国内及LME精铜库存紧张均有所缓解,但仍属低位。
Ø 利润:冶炼费有所回落但仍属高位;精铜现货进口窗口关闭。
Ø 价差:精铜库存紧张较前期有所缓解,月间价差及LME铜0-3M升贴水也较前期有所回落。
Ø 结论:内外宏观预期有所分化,疫情短期冲击国内需求,外需滑坡压力大,供给同比继续改善但环比受检修拖累,库存紧张有所缓解但仍低,沪铜短期仍震荡,上下空间均有限。
Ø 操作建议:区间操作
Ø 风险因素: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电力投资不及预期
2022年12月沪铜呈现明显的震荡走势。沪铜2301合约12月1日开盘价65620元/吨,12月30日收盘价66350元/吨,涨幅1.11%,其间最低价64600元/吨,最高价67160元/吨,波幅2560元/吨。沪铜2302合约12月1日开盘价65400元/吨,12月30日收盘价66260元/吨,涨幅1.31%,其间最低价64540元/吨,最高价67160元/吨,波幅2620元/吨。
具体来看,12月沪铜走势主要可分解为先上行、后回落、再反弹的三段行情。12月上旬沪铜上行,主要驱动是鲍威尔证实最早12月起放慢加息步伐,国内疫情管控逐渐放开,稳地产、稳经济政策频出,内外宏观利好共振。12月中旬沪铜回落,主要驱动是欧美衰退压力较大,美国11月零售销售环比超预期下滑,12月Markit PMI显示企业活动连续六个月萎缩;欧央行称仍须大幅加息,计划2023年3月缩表。12月下旬沪铜反弹,主要驱动是国内政策预期仍进一步发酵,国家卫健委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取消来华人员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财政部称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中国央行四季度例会称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美国11月CPI不及预期但11月PCE显示薪资增长仍强,美联储12加息幅度放缓。美国11月CPI同比增长7.1%,为年内最小涨幅,再度超预期放缓,核心CPI创一年多来最低环比增速。但美国11月核心PCE同比增4.7%,放缓不及预期;11月商品价格跌,但服务价格涨,薪资增长仍强。美联储12月加息50基点,预计加息更慢但更高,上调利率峰值预期至5%以上;鲍威尔称考虑下次加息25基点,无法确认不再上调利率终值预期,对通胀有信心前不降息,通胀将加速取得进展。美国11月非农就业新增26.3万人,大超预期,平均时薪猛增,失业率处近50年来低位。美国非农仍偏强,美联储短期结束加息乃至降息的概率较低。
美国经济数据显示陷入衰退的压力较大。11月美国新屋开工环比下跌0.5%,11月营建许可环比重挫11.2%,同比大跌22%。11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下降2.1%,降幅远超市场预期的1%,2月以来首次降幅超过2.0%。11月零售销售环比超预期下滑0.6%,创年内最大降幅。11月ISM制造业指数和Markit制造业PMI两年半来首次陷入萎缩区间。12月美国Markit PMI显示企业活动连续六个月萎缩。
欧央行偏鹰,利多欧元、利空美元。欧央行12月放缓加息至50基点,但称仍须大幅加息,计划2023年3月缩表;欧央行行长拉加德称没有转向、没有动摇,需要采取的行动超过市场定价预期,将在一段时期内多次加息50基点。欧央行副行长亦称将须继续加息,以类似加息50基点的步伐行动,直到预期显示通胀率回落到2%。
国内疫情管控放开,提振需求复苏预期。防疫“新十条”规定无症状与轻症可居家隔离,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健康码。国家卫健委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3年1月8日起实施“乙类乙管”;取消来华人员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国内稳地产、稳经济政策频出,扩大内需提振复苏预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财政部称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中国央行四季度例会称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11月新增社融1.99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1万亿,均较10月反弹;11月M2同比增12.4%。地产融资有所放松。中国央行上海总部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助力房地产融资合理增长,支持房企到期债务合理展期。中国证监会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宏观方面,总的来看欧美衰退压力仍较大,国内稳地产、稳经济政策频出,疫情管控放开,复苏预期较强,内外宏观预期分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