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卫星首次成功用于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定量监测
近日,国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碳卫星研究团队联合芬兰气象研究所团队,卫星首次利用中国碳卫星观测定量识别和计算城市碳排放,首次证实了中国碳卫星具有城市级别碳排放监测的成功城市测能力。在温室气体遥感监测合作协议支持下,用于氧化本研究联合使用了欧洲哨兵卫星的碳排二氧化氮观测。研究结果日前在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发表。放定 本研究联合应用了中国碳卫星二氧化碳观测数据和欧洲哨兵卫星的量监二氧化氮观测数据,选取了我国唐山和日本东京两个个例,国碳定量计算了人为碳排放和二氧化氮的卫星相关性。计算结果和排放清单给出的首次结果一致,论证了通过联合应用中国碳卫星和欧洲哨兵卫星的成功城市测协同观测,可以对二氧化碳/ 二氧化氮排放比例进行定量监测。用于氧化同时,碳排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空间监测人为活动碳排放的放定能力。 2016年12月,中国碳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发射升空并在轨运行,成为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卫星,目标是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的高精度监测,为碳排放科学研究提供卫星资料。中国碳卫星是一颗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其上搭载了主载荷“高光谱分辨率大气二氧化碳探测仪”和辅助载荷“云和气溶胶偏振成像仪”。其中,主载荷高光谱分辨率大气二氧化碳探测仪,利用对地球反射的近红外/短波红外太阳辐射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探测。 2020年初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与欧洲空间局签署了温室气体遥感监测合作协议,推动中国碳卫星加入欧洲空间局第三方卫星数据应用计划,也表明中国碳卫星及其观测数据开始逐步走向世界。本研究在该协议的支持下,联合使用了中国碳卫星和欧洲哨兵卫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碳卫星的监测能力。 据介绍,我国下一代碳卫星的论证设计工作已经开始,卫星的研制工作也即将启动。新一代卫星将在进一步提升探测能力,以提高排放量估算的准确性,同时将具备协同的二氧化氮观测能力,用于更好地对人为碳排放量进行独立测算。(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发特殊商品日评:橡胶非标基差偏弱,多头拉涨谨慎,上方存压制
- 加密世界“大屠杀”,刚开始
- “传统资源型城市”向“制造强市”转型突破,这个地级市如何抓?
- 每日优鲜暴跌近44%,有消息称每日优鲜融资未能交割成功公司解散
- Mysteel解读:猪价跌跌不休 腌腊能否力挽狂澜
- 万事达表示美国通胀上升之际信用卡支出飙升
- 美国参议院程序性投票通过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
- 六淳科技IPO深度依赖果链风险难释:隐瞒关键子公司报告期内涉诉 “涌金系”高管携众神秘人突击入股
- 因零部件供应问题持续存在 丰田将12月产量目标缩减至75万辆
- 日本《防卫白皮书》插手台湾问题,中国国防部驳斥!
- 知情人士:已有国有大行主动联系部分资质较好民营房企 洽谈投放流动资金贷款事宜
- 数字人民币场景再“上新” 公积金领域应用正由点及面
- 11月LPR按兵不动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 雪碧宣布永久放弃绿色塑料瓶包装
- 瑞信计划宣布首席执行官Gottstein离职
- 藏格矿业量价齐升半年营收增超2倍 时隔五年再分红30亿占净利131%
- 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致36人死亡、2人失联,相关嫌犯已被控制
- 全国8.2万个社区岗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
- 从十大行动,看上海如何践行“低碳城市”
- 转身太慢、烧钱太快都会死,电商公司一年消失上百家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