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外溢影响有限 要坚持以我为主内外平衡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杜燕飞)当地时间6月15日,专家主内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75个基点,谈美以遏制通胀。联储这也是加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最大加息幅度。 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对中我国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已有预期,国外此轮政策调整的溢影外溢影响有限。当前,响有限坚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外平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专家主内要加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谈美支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联储 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说,加息通胀率居高不下,对中反映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国外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新75个基点的加息决定是“不同寻常”的大幅度,但是为了使通胀恢复正常,预计下一次依然有可能加息50至75个基点。 记者梳理,今年3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接近于零的水平上调了25个基点,开启了遏制通胀的紧缩周期。5月初,美联储又宣布加息50个基点。 “虽然对美联储加息幅度和进程市场已有预期,但与近20年来三轮紧缩周期相比,这一轮美国货币政策收紧速度相对较快,其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美国通货膨胀率达到40年来最高水平,美联储会不会进一步加快加息步伐,应密切关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全球通胀以新的形态卷土重来,这也使得抗击通胀成为多国央行的难题所在,多国央行纷纷开启或加速加息进程。本周,除美联储外,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等都将公布利率决议。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走向备受市场关注。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晓赫表示,全球各经济体间的经济和金融相互影响,美联储缩表和加息的外溢影响,会对全球造成一定的发展成本上升,发展动力下降等,要关注并做好准备。但同时,各国国情有差异,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等进度不一,宏观政策也会不同。我国向来重视增强宏观政策的自主性,取向上会是注重适应自身经济复苏节奏,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并兼顾平衡。“增强自主性,才能更好把握我国宏观政策应对国内外各种情况的政策提前量与冗余度。针对今年的复杂局面,国内宏观政策的相机调控力度正在加大。”张晓赫说。 人民银行近期的操作也正显示出这一基调。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与前次持平。其中,MLF操作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2.85%;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2.1%。 由于当月有2000亿元MLF操作到期,此次MLF操作为等量续做。继今年3月增量平价续做之后,MLF在4月、5月和6月均保持等量平价续做。从操作利率上看,MLF操作利率已连续5个月保持不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6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高峰来临,从市场反应看,近期7天回购利率(D)等利率表现稳定,当前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的状态。 “在美国高通胀压力下,美联储正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受此影响,近期美债收益率冲高,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扩大,美元升值给人民币带来一定贬值压力。”王青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在“以我为主”的基调下,现阶段也会更加关注内外平衡,尽量避免两国货币政策在政策利率调整上“直接相撞”。 “美国持续加息、缩表,或将缩小中美两国利差,加大美股调整,或对我国市场带来影响。但我国经济金融体系韧性较大,资本市场已有调整,对美国加息及缩表早有预期和准备。总体而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收缩货币金融政策对我国市场的外溢影响有限。”董希淼表示,我国货币政策要坚持“以我为主”,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 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指出,要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对于未来,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表示,一方面,我国将会从供给端加大保供稳价力度,另一方面,适度增强汇率弹性,并在总量政策受限的情况下,主要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 最近发表
-
- 三季度亏损收窄超九成,斗鱼仍面临付费用户流失难题
- 爱尔眼科于广东清远投资成立新公司 注册资本2500万
- 全球担忧!美股再暴跌,道指重挫880点!危险信号降临,股、债、汇三杀,影响有多大?韩国罢工愈演愈烈
- 工信部:企业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工业经济有望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 加密货币史上最大破产案背后:FTX“病入膏肓”,上百亿美元“窟窿”无望填平
- 海汽集团10连板股价一月暴涨159% 拟收购海旅免税转型综合旅游服务
- 哈伊高铁铁伊段先行工程桥梁桩基完工 我国最北高铁即将全线架梁
- 高中等级考遇到全员核酸筛查,上海闵行:考生等凭有效证件进出
- 三部门有关负责人解读26条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政策
- 银保监会:关于防范冒用银保监会名义实施“清退回款”诈骗的风险提示
- 随机阅读
-
- 11月21日美股成交前20:苹果上海最大代工将重启招工
- 报告:去年全国法院在线开庭127万余场,较上年同期增4成
- 北京昌平悦荟广场、阳光商厦、国泰百货防疫不力,被责令停业整改
- 各期限收益率多数下行 地产债“21宝龙03”跌20%
- “云南首富”被监视居住 律师称或涉嫌刑事犯罪 千亿恩捷股份怎么了?
- 申万宏源煤炭首席孟祥文:高煤价下煤企盈利确定性较高,高股息的避险属性受市场投资者青睐
- 中航电子A吃A489亿吸并中航机电 专业化整合问鼎世界一流航空机载龙头
- 调查显示:在非洲年轻人看来 中国的积极影响力超越美国
- “中字头”急拉升,A股估值体系将重构? | 市场观察
- 向飙升的粮价低头?外媒曝美暗中鼓励企业进口俄罗斯粮农产品
- 贵州省独山县一家国企还不起钱:“债主”起诉强制执行,发现啥也没有!
- 上海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14例
- “AI螺蛳粉”来了!百度积极布局培养“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助力产业智能升级
- 工信部:继续全面落实落细惠企政策,千方百计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 M3旗舰店主播带货自卖自夸,说了这句话被处罚!
- 今年甘肃省属国有企业拟吸纳毕业生5千人以上
- 评论丨雇叉车的维权该罚,占车位的就能“隐身”?
- 统计局:6月上旬32种产品价格上涨 生猪价格环比上涨0.6%
- 财经早报:5月多项经济指标超预期传递什么信号 汽车产销5月数据亮眼
- SpaceX火箭发射项目通过FAA环境评估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