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新建校区,经济强省浙江正提质、扩容补齐补强短板
浙江是高校经济强省,但相对而言高等教育实力偏弱,新建校区与其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匹配。经济近日,强省齐补强短浙江省教育厅新闻发言人、浙江正提质扩副厅长陈峰表示,容补将通过提质(增加高水平大学的高校数量和供给),以及扩容(鼓励本科高校通过新建校区扩大资源),新建校区补齐补强浙江高等教育的经济短板。
据介绍,强省齐补强短浙江通过实施省重点高校、浙江正提质扩重点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容补以及重中之重学科、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新建校区全省3所高校的经济2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15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建设。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4.8%,较2012年增长15.3个百分点。10年来,本专科在校生增长了30%,研究生增长了140%。
澎湃新闻发现,长三角地区是“双一流”高校较为密集的区域,共有36所高校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序列,但各省的分布不均衡。其中,江苏有16所,上海市有14所,浙江省和安徽省各三所。其中,浙江的3所双一流高校分别为浙江大学(一流大学)、宁波大学(一流学科)和中国美术学院(一流学科)。
陈峰介绍,浙江高校补齐补强短板的举措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提质,即增加高水平大学的数量和供给。办好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以及省重点建设高校等龙头学校。多机制引进或新建一些高水平大学,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在浙江建一所中法工程师学院(暂名);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小而精、小而尖的学校,如甬江理工大学(暂名)。二是扩容,即增加本科以上的教育资源。鼓励本科高校通过新建校区扩大资源,还将新建一批职教类本科院校,同时,通过学科建设,增加研究生的学位点。
今年以来,浙江多所本科高校通过新建校区扩容。如宁波大学在今年5月获批建设宁波大学医学部(方桥校区)后,近期该校科学技术学院又与慈溪周巷镇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宁大科院周巷校区,计划于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去年9月,中国美术学院刚刚启用第四个校区“良渚校区”后,本月14日又与杭州市萧山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该校第五个校区——“国学院(湘湖校区)”。今年8月,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正式启用,9月初首批新生已经到来。今年9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启用,迎来首批近5000名新生。
(责任编辑:探索)
- 11月LPR不变: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0%
- 私募:A股独立行情有望延续
- 央行公布第四批支付牌照续展信息:汇潮支付等八家公司被中止审查,支付机构洗牌持续
- 伊朗成功试射祖尔加纳卫星运载火箭
- 创新!浙江龙港试点农民住房公积金制度:首日50人报名,缴够6个月最高可贷50万元,利息最低2.7%
- 深夜利好,A股再迎活水!沪深港交易所同时公告,首批名单来了!
- 股海导航 6月27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
- 促进汽车消费又出新举措:活跃二手车市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汽车平行进口政策
- 否认“白酒企业借壳”传闻,凯瑞德仍录得三连板
- 北交所最大规模再融资出炉
- 斥资41亿入股网安龙头 中国移动加速资本运作
- 中泰策略张文宇:美股和A股“此消彼长”背后的逻辑?
- 泽连斯基召开最高统帅部会议 听取乌军前线局势汇报
- 荷兰首相反对切断与中国联系,美媒:有助于欧洲重新评估与中国关系